3·11大地震后不少日本农产品种植向浙江转移

安吉出产的番茄在日本超市里售价不菲
最有价值财富新闻评选
这几天,安吉县葫芦井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昊仕荣把最后一批番茄送到了江苏太仓的铭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过这家由日本“Brand Japan”与“Seiko International株式会社”合资投办的专业番茄生产加工基地加工后,这些番茄将被摆上日本第一家以番茄为主题的专营店CELEB-DE-T
OMATO,每公斤售价高达30元人民币。
受到3·11大地震后核辐射的影响,日本一些农产品的生产和零售企业逐步将种植环节转移到中国内地,其中不少企业看中了浙江各地的蔬菜合作社。
种番茄苗用上了皮尺
番茄地像花园一样
今年3月在上海参加了一次农产品展后,一家日本的连锁超市一眼相中了位于安吉的葫芦井蔬菜专业合作社,决定在海拔700米的高山蔬菜基地先试种15亩。“日本这家公司总共带来了18个品种的番茄品种,最后挑选最稳定的几个品种进行规模种植。”昊仕荣说。
对于在安吉种植番茄这件事,日本这家公司非常上心。“几乎每个星期派出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吴仕荣说,“番茄的种苗、化肥等全部由日本公司提供,并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不过让种了十多年番茄的吴仕荣觉得感受最深的,是日本企业对于番茄种植的严苛标准。
吴仕荣说,以前农户下番茄秧苗时,对于数量和距离都是“毛估估”,日本公司的要求却非常严格。比如为达到一亩种一千株番茄苗的标准,日本的技术人员拿着图纸和皮尺,精确计算每株苗与苗之间的距离,几乎做到了丝毫不差的地步。在施肥和杀虫的环节,日本的方法和国内也有很大不同。比如,以前农户种番茄时一旦出现病态,就用化肥或者杀虫剂进行补救,但日本重在预防。“一旦出现严重病态,将被淘汰。”
在决定种日本番茄之后,吴仕荣特地跑到在江苏太仓的生产和加工基地进行考察和学习。“每个细节都很震撼”,吴仕荣激动地比划着说,“在太仓的联体大棚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在进去之前手脚必须先经过消毒,里面的种植环境就跟花园一样,几乎看不到土。“每株番茄的根部用专用的塑料袋包着有机土壤,非常干净。”为了保证番茄的稳定,在种完一季之后,这些有机土壤将被全部换掉。
番茄在采摘之后进入加工环节。这些番茄主要有这么几种去向:先按照品质和外观分出不同档次。品质和外观都上好的番茄就被制作成西红柿鲜果精品礼盒、餐厅果盘及蛋糕甜点的配料,稍微逊色的番茄则被制成番茄酱、番茄汁、番茄啤酒等。“即使在普通的包装环节,工作人员在进入车间前也必须经过紫外线消毒。”
18种番茄三个品种胜出
菜农收入增加一倍
日本农产品种植向中国转移 是浙江蔬菜合作社的机遇
除了番茄受到日本客人的认可,更令吴仕荣感到兴奋的是,在种植期间,日本另外三家非常知名的超市负责人分别对基地进行了考察。
浙江省农业厅外经办的朱主任说,之前也有部分日本的种子公司在浙江蔬菜基地包地种蔬菜,不过大多数是品种的试种试验,试种之后日本公司都回到国内进行大规模种植。
3·11大地震之后,因为日本本土受到核污染的影响,很多日本农产品企业都在中国内地寻找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优越的地方,转移农产品种植,对浙江的蔬菜合作社来说这是个机遇。
台州临海的上盘镇集中着10万亩的日本西兰花生产基地,不过这些西兰花除了出口到日本本国以外,还供应中国内地的中高端市场。临海市农站的苏站长说,目前在临海种植蔬菜的日本公司主要有三家,其中一家坂田公司最大。“有时候一年试种五六十个品种,但最后只挑出一两个品种进行规模种植。”
在安吉定下种植基地的这家以番茄为主题的日本专营店CELEB-DE-TOMATO,还将绿色番茄的概念店复制到上海、北京等国内一线城市。“主要看准的是国内的高端市场。”吴仕荣说。
经过5个多月的栽重之后,18个试种番茄品种,最后“桃太郎”、“爱丽”和“爱嘉”三个品种因为在产量、口感和抗虫性等方面表现优越,日本这家连锁企业决定明年在安吉增加50亩进行规模种植。“今后还有可能增加到100亩-200亩。” 吴仕荣说。
吴仕荣还私下上过这家日本超市的网上超市,“一斤新鲜番茄、一瓶番茄啤酒、一瓶番茄酱再加一瓶番茄饮料,售价是280元人民币。”今后打算引进更多的日本蔬菜品种,一方面种植不同的蔬菜品种有利于土壤的更新,另外对当地的农户来说,还可以增加收入。
安吉县农站的曹站长说,目前合作社所在的安吉县章村镇适合种植高山蔬菜的基地有近千亩。
吴仕荣算了一笔账:之前种植高山番茄,一亩地一季的利润是8000元-10000元之间,种植日本番茄后,一季就可以达到2万元的利润。“明年打算进一步引进日本的联体大棚,一年可以种三季,一亩地一年产值可以达到6万元。”
吴仕荣说,因为之前农户单独种植时卖不起价钱,很多农户放弃了种植番茄开始到外地务工。“经过今年的试种之后,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从原来的25户增加到了97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