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涛老先生今年83岁高龄,是武林街道中北社区市民学校的一员,昨天下城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上,他作为社区代表,在现场进行草书表演。在他旁边,是凤麟社区的居民,他们展示给现场观众的是十字绣作品,其中一幅《雀照祥熙》花了2年的闲暇时光才绣好。
下城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每年举办一次,是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文晖论坛)最草根的活动之一。
下城区的全民终身教育做得如何?来看看下城区一个家庭案例。家住竹竿巷
小区的李奶奶,对吹拉弹唱、串珠、剪纸很感兴趣,老伴喜欢书画、摄影,他们在下城区市民学校和市民大课堂报名学习。李奶奶的孙子马上要入小学了,儿子媳妇最关注孩子的教育,他们从社区领到读本《2011年下半年下城区社区教育培训指南》。在家门口,全家都可以找到想要的教育学习资源。
终身教育是下城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集中体现。下城区教育局局长邵伟华说,下城区作为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这两年加大了实践探索的力度。区域内一切教育资源整合互通,提供给市民享学、乐学。
如果你居住在下城区,有时间不妨向武林街道索要一本历史文化教育读本《武林文韵》,它整合汇集了街道内七个社区的教育文化资源编印而成。街道内马寅初旧居、陆游纪念馆、沙孟海故居、梅王阁、张同泰药店、红楼等历史古迹和名人名家都有涉及。翻阅这本书,大家可以踏着历史的足迹,拾取记忆的碎片。
《2011年下半年下城区社区教育培训指南》,汇集了今年下半年社区教育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街道、社区推广的400多场针对各种人群的培训活动。社区居民可以拿着这本《培训指南》,根据上面的时间和联系方式去参加各类培训活动。
另外,下城区72个社区,每个社区都有一个结对学校,社区和学校都有专人负责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举个例子,家住刀茅巷社区的居民,想在早上打篮球,可以去旁边的刀茅巷小学,那里有一个篮球场面向居民开放;大成实验学校尝试在假期逐步向社区居民开放学校图书馆等文化资源平台,方便社区居民学习。
如果你发现身边有好的教育文化场馆,或者想对下城教育献计献策,可以就近联系社区或者校园的“社区教育联络人”。你也可以将好点子发到下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邮箱xcsqj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