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通过内部网络连接并配合投影仪,与老师进行即时问答互动,师生同步共享课程内容,整个课堂充满温馨而又富有趣味。”近日,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这样的场景。据介绍,这是“电子书包”在上海市虹口区的试点应用。它将课堂搬到信息化的环境中,所带来的是教学模式的改变。
教学方式需要改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提出明确要求,“要促进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电子书包”顺应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上海市虹口区率先在全国推广“电子书包”应用。2010年11月8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与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英特尔(中国)公司和微创公司签订共建“基础教育电子书包”项目协议,首期覆盖8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涵盖760余名学生。据悉,2011年9月,“电子书包”试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据了解,“电子书包”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网络学习资源的、以信息终端与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覆盖备课、上课、辅导、测试和作业五大环节的教育系统平台。虹口区目前已初步建设了“电子书包”的网络、内容和终端服务平台,并规划了“电子书包”的云平台及数字内容资源蓝图。
本质上说,“电子书包”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的变革,而不是媒介的改变,不是简单的硬件、软件和教学内容的结合。教师进修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就是一个智慧的课堂。在这里,学生可以实现自主的个性化学习,老师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动态教学,从而真正让学生快乐学习。
“电子书包”掀教育革命
“电子书包”的应用必须拥有一个开放的互联网络作为基础。中国电信上海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改公司为虹口区“电子书包”提供的网络环境包括宽带网络、WiFi无线网络和3G移动网络。其中,校园宽带网络依托由中国电信承建的“校校通”光纤接入网络,同时为8所试点学校实施3G+WiFi无线网络全覆盖。
教学资源方面,中国电信公司与社会上有实力的教育SI(服务提供商)合作,定制了一批具有兼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软件,内容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学资源并拥有上百万道试题,以及与现有教材同步的电子教案,其形式丰富多样,如例题讲解、课件、图片、动画素材、英语听力和同步学习等资料。
此外,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还与知名终端厂商强强联手,为“电子书包”项目定制高性价比、适应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终端,并预装支持电子教室和课堂管理软件,以及手写输入、备份还原、图形绘制、电子书籍阅览、图像拍摄和编辑、家长无忧等应用软件。
“电子书包”通过为中小学师生及家长构建虚拟专用网络,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本(MID)和智能手机/Pad等终端,使教师能够布置电子作业,在线答疑;学生能够进行在线学习、测评,提交作业;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